仁術濟世 精誠對話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中醫藥文化論壇成功舉辦
7月10日上午,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山東中醫藥大學、濟寧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中醫藥文化論壇在山東曲阜舉辦。
來自海內外的60余位中醫藥學術泰斗、行業翹楚齊聚濟寧。圍繞“和的追求·中醫之美”主題展開研討,共論岐黃、共話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濟寧市人民政府相關領導,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立祥、校長李可建等出席論壇。張立祥主持開幕式。
張立祥代表學校向各位領導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委、省政府,濟寧市對山東中醫藥大學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張立祥指出,學校在實現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上亮點紛呈。總書記親自過問的、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最系統的中醫藥古籍整理保護計劃項目《中華醫藏》學術辦公室掛靠學校,全國中醫藥院校唯一生物醫學工程博士點、唯一的中醫藥特色療法評價推廣中心先后落戶學校。學校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列全國主榜第170名,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新的征程上,學校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滿足群眾對高質量中醫藥服務新期待,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中醫藥科技自立自強,叫響儒醫文化、扁鵲故里、針砭發源地“三張名片”,在中醫藥強省建設上當先鋒、做表率,為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中醫藥力量,為健康中國建設、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貢獻。
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山東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高樹中主持“天人合一·中醫藥文化的哲學智慧”主旨報告環節,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周岱翰,國醫大師、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王新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所教授杜冠華做論壇主旨報告。
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李可建主持專題訪談“守中致和·中醫藥文化與中華現代文明構建”分論壇,湖南中醫藥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葛金文,岐黃學者、江西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高等研究院院長劉紅寧《中國中醫藥報》社總編輯王淑軍,北京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陶曉華作主題分享。岐黃學者、山東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王振國主持專題訪談“和而不同·中醫藥文化的全球對話與跨界創新”分論壇,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小淳,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余新忠,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化成,上海國民實業集團董事長戴衛東,肯尼亞肯雅塔大學副校長康谷·詹姆斯·比烏(Kungu James Biu)巴西中醫學院院長,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執行委員、山東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海金斯(Reginaldo de Carvalho Silva Filho)作主題分享。
與會專家認為,應當關注中醫藥文化與中華文明的關系。中醫藥文化中蘊含的“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的從醫之道,“執兩用中、守中致和、陰陽調和”的思維方式,“道法自然、藥取天然、天人合一、心身共養”的系統觀念,“濟世救人、以人為本、崇德厚生”的價值理念等,均體現了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中積累的世界觀、社會觀、道德觀、人生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敬業”“誠信”“友善”“和諧”具有高度契合性。弘揚中醫藥文化能夠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哲學智慧和人文精神,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形態”向“生活形態”轉換。
與會專家指出,中醫藥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是傳統與現代、本土化與全球化、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辯證統一。中醫藥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生命觀、健康觀和哲學智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國式現代化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中醫藥文化的弘揚正是文化自信的體現。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西方化的翻版,而是立足本土的實踐。中醫藥作為中國獨有的知識體系,其現代化路徑可成為中國特色現代化模式的范例。
與會專家提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是讓“千年智慧”與“現代需求”對話。通過科技突破守住根脈、產業升級煥發活力、制度創新打破桎梏,中醫藥不僅能成為健康中國的重要支柱,更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獨特的文明范式。堅持守正創新,激活傳統智慧的核心競爭力;以科技賦能,突破關鍵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構建全鏈條高質量發展體系,構造中藥材種植、加工、研發、醫療、康養一體化的產業帶。
與會專家呼吁,推動中醫藥文化的跨界傳播,本質是推動古老智慧的現代表達和專業知識的大眾轉化。通過創意破圈、科技賦能、產業協同,既能吸引Z世代關注,又能推動中醫藥從“文化遺產”升級為“生活時尚”,最終實現全球健康話語體系的重塑。推動中外醫學交流,本質是一部文明共生史。在基因編輯與老齡化并存的21世紀,中外醫學的深度交融將繼續為人類文明提供“把脈時代”的智慧處方。
五載耕耘,尼山世界中醫藥文化論壇始終秉持開放包容、文明互鑒的宗旨,聚焦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時代命題,積極搭建文明對話的橋梁,日益發展成為一張靚麗的中醫藥文化名片。
通訊員 崔國軍
晁玉萍 劉茜美婷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