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承古韻 規范啟新程
山東中醫藥學會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康復流程與康復醫學科建設”培訓班順利召開
2025年5月17日,由山東中醫藥學會主辦,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山東中醫藥學會第一屆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康復流程與康復醫學科規范化建設’培訓班”在山東濟南珍珠泉賓館舉行。
山東中醫藥學會孫春玲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康復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康復醫學會馮曉東會長、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杜曉林書記、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院于少泓副院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錢前主持開幕式。
山東中醫藥學會孫春玲會長向委員會的成立及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指出中醫傳統康復作為中醫藥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承載著“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東方智慧,中醫康復以整體觀為指導、以個性化方案為特色,臨床療效顯著。但目前專業人才梯隊建設、技術標準化體系構建仍需在守正創新中尋求突破,成立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專業委員會,正是順應時代需求,希望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能夠通過搭建學術平臺,匯聚專家智慧,深入挖掘中醫傳統康復的精髓,推動中醫康復事業邁向新的高度,為提升中醫藥行業的整體水平做出積極貢獻。
杜曉林書記表示,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將全力構建“平臺支撐、資源傾斜、政策護航”的三維保障體系,牽頭制定中醫康復技術標準規范、開展跨區域多中心臨床研究、構建輻射全國的示范性中醫康復診療體系。
馮曉東會長表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背景下,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委員會的成立架起了跨區域協同創新的橋梁,在“健康中國”戰略縱深推進之際,補充了中醫特色康復技術系統性研究的不足,為構建中國特色的康復醫學體系注入核心功能,開創“智慧中醫康復”新紀元。
于少泓副院長表示,中醫傳統康復技能是刻在《黃帝內經》里的生命密碼,是寫在《千金方》中的康復思維,山東中醫藥學會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將肩負起傳承、創新和發展的重任,讓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錢前主持開幕式
山東中醫藥學會領導及來自全省各地市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經民主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委員會,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院名譽主委李麗教授當選為山東中醫藥學會第一屆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專業委員會顧問,副院長于少泓教授當選為主任委員,孫春玲會長為顧問、主任委員頒發證書。于少泓主委為副主任委員頒發證書。
本次學術交流為期2天,共安排了15場專題講座和學術報告,本次專題講座特別邀請到業界知名專家組成授課陣容,其中包括河南省中醫院院長馮曉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朱路文、山東中醫藥學會副會長薛一濤、廣東省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導師陳紅霞、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南方醫院腦病研究院副院長劉剛、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院名譽院長李麗、濟南醫院康復科主任李愛華、山東中醫藥大學醫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魏本征、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師冉、聊城市中醫醫院黨委委員李延輝、菏澤市中醫醫院康復科主任高冠華、山東中醫藥大學作業治療教研室主任馬麗虹、威海市中醫醫院康復科主任彭建東、龍口市中醫醫院姜恒坤等資深專業人士。講座內容涵蓋了中醫傳統康復技能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包括脊柱側彎的中醫康復診療、膏方在冠心病的應用及抗動脈硬化研究、頭針療法和神經調控、艾灸治療膝骨關節的新思路和機制探討、五音療疾研究現狀和應用、傳統康復中的做事思維等多個方面。這些內容不僅展示了中醫傳統康復技能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為中醫傳統康復的未來指明了方向。
專委會的成立標志著山東省中醫傳統康復進入規范化發展新階段,未來將通過學術交流與臨床實踐,推動特色療法的傳承創新,助力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院名譽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李麗接受媒體采訪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院副院長、山東中醫藥學會中醫傳統康復技能專委會主任委員于少泓接受媒體采訪
通訊員 錢前
晁玉萍 劉茜美婷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