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國內兒童首例腦積水Certas Plus分流管植入術
4月22日,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舉行了學科討論會。在醫院領導大力支持及多學科協作下,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國內兒童首例腦積水Certas Plus分流管植入術,標志著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在腦積水分流手術治療領域邁入新的臺階,為腦積水患兒帶來更安全、精準的治療選擇。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徐雷蒞臨參會,神經外科主任王廣宇主持會議,醫院院辦、醫務科、宣傳科、設備科、麻醉科、醫保科、物流科及手術室等參加會議。
技術突破:抗磁與抗感染性能的完美結合
腦積水是兒童神經系統常見疾病,傳統分流手術中,分流管的抗磁性與抗感染性能往往難以兼顧,成為臨床治療中的一大挑戰。此次應用的Certas Plus分流管創新性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其獨有的抗磁設計顯著降低核磁共振檢查時的干擾風險,同時可靈活搭配抗感染組件,為不同病因的腦積水患兒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這一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手術安全性,更降低了術后并發癥風險,實現了從“單一功能”到“全面適配”的跨越式升級。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徐雷講話
徐雷院長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得益于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以患兒為中心”的診療理念和強大的多學科協作能力。此次創新技術的應用,體現了醫院在兒童腦積水診治中“敢為人先”的擔當,未來希望各個專業繼續不斷創新,持續引進國際前沿技術,讓更多患兒受益。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廣宇主持介紹
王廣宇主任表示,首先感謝徐院長及院領導對神經外科發展的大力支持,感謝各科室的鼎力協作,神經外科將以此次手術為契機,持續深耕兒童神經系統疾病診療領域,為守護兒童生命健康貢獻更多“山東經驗”。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簡介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外科成立于2007年,濟南市醫師協會小兒神經外科醫師分會主委單位,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腦腫瘤多學科協作組成員單位。連續舉辦八屆“齊魯兒童醫學論壇山東省小兒神經系統先天性畸形及創傷研討會”及“五屆小兒神經內鏡學習班”。
現有專職神經外科醫生9人,開放床位39張,監護床6張,科室配備有先進的神經外科蔡司和萊卡手術顯微鏡,開顱動力系統及神經外科頭架,神經電生理監測,超聲骨刀,美敦力神經光學及電磁導航,腦室鏡,CUSA超吸刀,激光刀,神外機器人及BK超聲。科室年手術量近600臺,成功救治腦積水最小體重1.6kg,腦出血最小體重1.8kg,最小動靜脈畸形合并出血2天新生兒,最小動脈瘤3個月嬰兒,最小腦瘤22天新生兒,視路膠質瘤最小患兒5月。
小兒神經外科業務涉及6個亞專業:
1.先天性的疾病,腦積水的VP分流術及腦室鏡(硬鏡+軟鏡)三腦室底(ETV)術,小兒顱內蛛網膜囊腫的腦室鏡造瘺術,顯微鏡下電生理檢測下的各種脊髓栓系手術,復雜脊髓栓系二次手術,小兒狹顱癥的內鏡微創骨縫再造術及顱骨漂浮骨瓣顱骨成形術,顱裂畸形的顯微治療等。
2.創傷性疾病,各種復雜的車禍傷墜落傷的救治,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開放性及生長性顱骨骨折,腦脊液漏修補,嬰幼兒凹陷性顱骨骨折的微創復位術,顱內壓檢測探頭置入及引流,PEEK顱骨缺損修補術等。
3. 血管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新生兒室管膜下出血(腦室出血)綜合治療,晚發維生素K缺乏導致腦出血,各種血液疾病(血友病)導致腦出血救治,小兒最常見的自發性非外傷性腦出血,動靜脈畸形(AVM)及動脈瘤出血的手術及血管介入(DSA)診斷和治療,嬰幼兒腦血管造影(DSA),缺血性疾病,煙霧病的手術治療,脊髓AVM治療,小兒外傷后靜脈竇血栓精準治療等。
4.炎癥性疾病,化膿性腦膜炎后硬膜下積液,各種腦膿腫的導航及機器人輔助微創治療,頭顱及脊髓的皮毛竇合并感染的治療等。
5.各種腦/脊髓腫瘤,小兒腦瘤特點一般為中線腫瘤,往往合并腦積水,需要綜合診治,擅長各種小腦半球腫瘤、四腦室腦瘤、側腦腦室腫瘤、鞍區腫瘤,三腦室腫瘤,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及腫瘤、橋小腦腳區(CPA區)腦腫瘤的顯微手術治療及術前導航術中超聲精準神經外科手術,綜合治療均處于省內領先。尤其擅長嬰幼兒(3歲以下)小兒腦腫瘤精準微侵襲手術治療,各種腦腫瘤術后的化療。各種脊髓腫瘤及椎管腫瘤(神經母細胞瘤啞鈴型腫瘤)。
6.功能性疾病,神經電生理監測下行腦癱SDR手術(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部分切斷術)、頸總動脈交感神經網剝脫術;巴氯芬泵置入術治療痙攣性肌張力障礙;顳葉癲癇手術等。
7.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的綜合評估與治療。
通訊員 王川
晁玉萍 劉茜美婷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