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肺康復工作全面升級兒童肺康復治療成效顯著
大大縮短重癥肺炎患兒病程
秋冬季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季節,高熱不退、多肺葉受累、大面積肺實變、胸腔積液的重癥肺炎病人增多,重癥患兒又可合并呼吸衰竭、腦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壞死性肺炎、閉塞性支氣管炎等嚴重并發癥。這不但給患兒及患兒家長帶來諸多煩惱,也使醫院中重癥病人住院時間長、周轉緩慢,等待住院的病人較多。
鑒于此,2023年11月20日,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調整呼吸介入科肺康復小組成員,安美平副主任中醫師加入呼吸康復組。安主任曾在康復科從事兒童康復工作19年,對兒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疾病有豐富的中醫康復經驗。她與主管醫生共同協作,結合原有的西醫診療方案及先進的支氣管鏡介入診療術,增加了中醫藥內、外治方法,開展了拔罐、電子艾灸儀艾灸、中藥內服、中藥穴位貼敷等療法。并針對重癥肺炎不同病情制定個性化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案,在有效抗感染的基礎上,聯合支氣管鏡診療、中醫藥內服外治、血栓性疾病防治(物理預防、藥物抗凝等綜合治療)等肺康復計劃。
肺康復小組的“新氣象”顯而易見:近一個月的時間,科室電子艾灸儀使用量達到了300多個穴位,拔罐使用量達到80多個穴位,中藥穴位貼敷達到50多個穴位,開具中藥湯劑飲用50多付。這些“新氣象”滿足了肺炎患兒家長尋求中醫診療的需求。經過系統治療,患兒臨床癥狀得到了更快控制,感染部位加速修復,肺內的粘液栓更快清除,使更多的重癥肺炎患兒得到了及時、有效的綜合康復診療,縮減了患兒住院天數,提高了床位周轉率。
中國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千年來擔負著除病濟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其實,中醫學對于疫病有許多先進的理念和防治方法。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肺炎,將傳統中醫內外治法與西藥、經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及塑形性粘液栓清理術等現代醫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與特色,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中西醫結合診療“強強聯手”,可以有效促進重癥肺炎患兒康復,使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平均住院天數大大下降,最大程度促進肺功能恢復,減少后遺癥發生,提高社會效益,同時為呼吸介入科呼吸康復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通訊員:王昆
晁玉萍 時愿(實習)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