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中醫藥走出去?
全國人大代表孫偉建議要重視“亞洲圈”
在全國兩會上,中醫藥是熱門話題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孫偉認為,中醫藥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需要尤其重視中醫藥及其文化的國際傳播;目前盡管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當下仍面臨著話語層面、學術研究層面和翻譯實踐層面的問題和困境。她建議,應從多個方面同步實施,加強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讓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瑰寶為人類健康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重視近鄰朋友圈
孫偉認為,“東亞文化圈”甚至“亞洲圈”首先做好互通有無、相互交流。日本的漢方醫學和韓國的韓醫都與中醫藥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此次抗疫中,傳統醫學在日韓兩國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為有效應對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可加強同日韓在中醫藥研發應用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傳統醫學的發展。
同樣,中醫藥與古印度吠陀醫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兩大傳統醫學的觀念相互影響和滲透,宜推動協調研究機構收集相關文獻,挖掘和提煉出有利于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的素材,促進形成中醫藥文化國際認同體系。
借抗疫契機推動國際交流合作
中醫藥為我國的抗疫做出了突出貢獻,也提升了國際上對中醫藥的認同和使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世界衛生組織疫情指南刪除不應使用傳統草本藥物的建議,這說明國際組織逐漸重視傳統醫學,看到了傳統醫學的影響力。
目前,有關西方醫學傳入中國的歷史研究成果豐富,但是西方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的互動、中醫藥對西方醫學的影響鮮有關注。中醫藥文化不僅對其他傳統醫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中醫藥的理念、技藝與實踐對西方醫學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宜深入發掘這些歷史,為中醫藥國際傳播提供豐富的話語素材。
這是難得的交流合作契機,加強與國際組織合作,借助國際組織的平臺,幫助中醫藥文化傳播到更廣泛的區域、造福更多國家。
同時積極向發展中國家傳播中醫藥文化、向發展中國家和人民提供醫療援助,既能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愿景、體現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也能加快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的進程。
好的傳播還得善用社交媒體
當代社交媒體是重要的傳播途徑,孫偉建議,傳統的中醫藥也要與現代的傳播方式相結合,善于運用新的工具。在YouTube、Instagram、Tiktok上,以“guasha”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大量外國人分享的刮痧體驗視頻。刮痧分享者通過影像和視覺語言展示刮痧一周前后自身容貌的變化,分享者在講述過程中會強調刮痧來自中國、來自中醫藥。通過社交媒體的傳播,刮痧已經成為中醫藥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社交媒體為中醫藥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平臺和宣傳方式,網民參與式傳播提升了中醫藥文化的親和力和傳播力。宜注重在社交媒體上推廣和宣傳中醫藥文化,主動實現議題、開展話題討論。
孫偉認為,通過加強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會有加快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讓中國獨有的醫學瑰寶,成為人類健康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訊員:呂奕
晁玉萍 尹子悠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