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看娃?”
全國人大代表孫偉建議:推進普惠托育服務
“如何看娃”“誰來看娃”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普惠托育如何推進?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孫偉建議加快形成以家庭為中心,政府主導、市場擴面和社會補充的“一體三翼”的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首先,增供給。”孫偉認為,“三孩”生育成本是家庭考量的主要問題。要改變觀念,嬰幼兒養育不是家庭的專職,而應是家庭、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的共同責任。
她建議,盡快出臺并不斷完善針對家庭托育點管理的規章制度,將這類普遍存在卻被忽視的服務模式納入到托育服務體系中,真正將托育服務扎根于社區,為家庭提供更便捷可及的服務。
同時,鼓勵用人單位以自營或聯營的方式,積極承擔企業員工的部分托育服務職能,針對嬰幼兒的年齡提供相應的、多元化的服務。
在政府層面,孫偉認為,應加強政府對托育服務的經費投入和兜底責任,有效貫徹“政策引導,普惠優先”的基本原則和發展理念,盡快落實“十四五”規劃對托育服務提出的指標要求,將每千人托育床位從1.8個提升到2025年的4.5個。
“其次,調結構。”孫偉建議,在政府財力等資源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擴大公立托育服務的覆蓋面,提供多元互補服務,在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場域、服務模式上,盡可能滿足家庭的多樣化需求。
服務時間上,充分考慮不同家庭的差異化需求,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臨時托管、喘息服務、課后托管等靈活的服務模式。
服務場域上,構建家庭、社區、機構一體化的育兒服務體系。鼓勵社區與單位利用現有的場地資源開展托育服務,積極探索建立社區托育驛站,讓有需求的家庭可享受到家門口的服務。
服務種類上,提供常規化、嵌入式、菜單式的家庭育兒指導與喘息服務,為在家養育的嬰幼兒提供喂食、洗浴、智力開發等照料服務,為家長提供科學、合理、契合嬰幼兒生理發育特征的家庭教育課程。
“再次,保質量。”孫偉認為,質量為先是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需要有政策法規體系、標準規范體系、人財物保障體系等配套支持體系,進行保駕護航。
她建議健全規章制度,推動托育服務走向安全化、法制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加強托育服務全過程監管,明確主體責任,加強源頭管理,完善機構設立許可制度;加強人才培養,完善正規教育體制;建立體系完備的財政激勵機制,充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托育行業,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統籌托育服務設施建設規劃,解決好“物往哪里安”的問題。
晁玉萍 鞠鵬豪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