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技術 懸壺濟兒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成功救治
并積極為“煙霧病”女童募捐
連日來,患有“煙霧病”的煙臺五歲女孩涵涵受到泉城各界的廣泛關注,從醫療專家到義工、交警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為這個父母雙亡的小女孩提供便利、加油鼓勁。2022年1月25日,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為她成功地實施了第一期手術,小女孩不幸的命運正在得到改變。
父母雙亡,爺爺獨自照顧
不幸又患上煙霧病
這個乖巧懂事的小女孩來自煙臺龍口市,每當看到爺爺掉淚時,她就會拿起紙巾幫爺爺擦淚。但命運似乎沒有眷顧這個可愛的孩子,自2019年起,她的父母和奶奶先后因病離世,爺爺一個人獨自照顧她和上高中的哥哥。
大概一年多前開始,她在哭鬧時會發現左邊肢體無力的狀況,當時孩子的爺爺曲大爺以為是哭鬧引起的,就沒有引起注意。但近期她給爺爺說平時也有這種情況,“覺得情況不妙,得趕緊給孩子查查”,曲大爺說,當地的醫院建議趕緊到濟南查查。
結果是煙霧病——一種普通人極少會了解到的病癥。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廣宇說:煙霧病是一種較為罕見的腦血管疾病,又稱腦底異常血管網癥,因患者的腦血管造影圖像上的血管網形似“煙霧”,所以被人們稱作“煙霧病”。對小孩來說,最常見的表現是缺血。因為容易被誤診、漏診為腦炎、線粒體肌腦病、灰質異位癥等,在得不到有效治療的情況下五年內患者死亡率將上升到80%,成了繼心肌梗塞后第二大致死疾病。
“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第一期手術,很成功!
對于這個特殊的小病人,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格外重視。2022年1月24日,院長張運奎親自主持召開手術方案討論會,確定了做血管的血運重建,按手術類別來說屬于四級手術,是難度系數最高的一種。
針對小涵涵困難的家境,張運奎當場拍板:先不要考慮費用問題,首先盡一切努力進行手術,力爭最好的結果。按照手術方案,小涵涵的手術將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手術先做癥狀較為明顯的右腦,經過三個月到半年的恢復,再對左腦進行第二期手術,并由王廣宇親自主刀。
▲神經外科王廣宇主任為涵涵進行手術
25日上午,小涵涵懂事地配合醫護人員進了手術室。王廣宇介紹,三個多小時的手術過程非常平穩,很成功,效果符合預期。目前小涵涵已經轉移到觀察室,“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小涵涵太乖巧懂事了,不哭不鬧,很配合”,有一會王廣宇發現她眼睛紅紅的,說是想爺爺了,“我就讓她爺爺來見了幾分鐘,爺爺給她說,你要聽爺爺的話,爺爺聽醫生的話,這孩子就直點頭,還和爺爺相互鼓勁加油,太懂事了”。
愛心大接力
救助小涵涵
在盡力做好治療的同時,醫院還積極想辦法在經濟上幫助這爺孫倆。28日上午,醫院外科黨支部在副院長、黨支部書記朱凌冬的帶領下,支部成員和醫護人員踴躍捐款,并第一時間將善款送到病房。
朱凌冬介紹,多年來醫院經常幫助家境貧困的特殊患者申請救助政策,并發動內部募捐幫他們解決困難,為老百姓辦實事,是黨建精神和醫者仁心的積極實踐。
小涵涵的求醫經歷,也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接力相助的過程。煙臺當地的志愿者得知小涵涵的病情之后,1月20日專程開車拉著小涵涵和曲大爺來濟南,并貼心遞給她準備了舒適的衣服和被褥。
在高速路口,交警和濟南的志愿者早已等待他們,并一路綠燈送往醫院;在病房里,醫護人員給小涵涵送來玩具;志愿者還專程給她送愛吃的水餃等食品。
濟南市民政局和慈善總會也安排專人來看望小涵涵,并送上善款;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得知小涵涵的情況之后,也紛紛捐款幫助困境中的爺孫倆度過難關。
愛心接力讓小涵涵不幸的童年有了希望,有了希望。按照治療計劃,小涵涵將在醫院度過這個特殊的春節。
通訊員:王昆
晁玉萍 陸珂羽 岳海濤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