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无_国产视频精品区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αv_亚洲wwwwww - 久久久国产精华

歡迎訪問山東健康咨詢網官方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健康頭條 > 健康頭條詳情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全力打造山東人民滿意的健康強省

發布日期:2021-08-21來源:山東健康咨詢網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全力打造山東人民滿意的健康強省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3bec06dc816e1865515fbfbfd36febf.jpg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了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健康工作,召開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全省中醫藥大會,成立省委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省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進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推動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以及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共推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落地,健康山東建設邁出新步伐,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新提升,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健康績效。

  一、全面落實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人民群眾健康福祉顯著改善。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十三五”時期,群眾主要健康指標有效改善,人均預期壽命由2015年的78歲上升至2020年的79.13歲;孕產婦死亡率由13.04/10萬下降到8.63/10萬;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4.77‰、6.03‰分別降至3.71‰、4.57‰。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省衛生健康系統白衣為甲、主動出擊、迎難而上,鑄就守護人民健康的鋼鐵長城;進入常態化防控后,毫不放松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全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疫情防控形勢持續保持穩定態勢,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有效保障。健康扶貧攻堅戰取得顯著成績。始終把健康扶貧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準確把握“兩不愁三保障”和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深入實施疾病分類救治行動,全省累計救治重點大病貧困患者64.3萬人次,簽約隨訪慢性病貧困患者63.5萬人,累計診治292.73萬人次,減免醫療費用11.1億元,全面完成健康扶貧目標任務。群眾滿意度獲得感明顯提升。全系統實施“雙命名雙提升雙滿意”三年行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群眾看病就醫體驗不斷改善,患者滿意度多年居全國前列。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衛生健康委緊密聯系行業實際,在全省開展“慶祝建黨一百年 為民辦事一百件”實踐活動,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便利和新實惠。

  二、全面落實以基層為重點,基層衛生基礎日益堅實。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切實加強基層衛生體系建設,著力補齊基層衛生短板。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實施標準化建設工程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三年提升行動,在全國率先建立鄉鎮衛生院評價體系,50%基層機構達到國家基本標準,180家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創建社區醫院156家、創建數量居全國第三。省、市級示范村衛生室分別達到462個、2338個。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會同省委組織部等出臺《山東省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探索破解基層衛生招人難、留人難、成才難問題。在全國首創開展“業務院長”選派工作,累計選派3批1409名“業務院長”助推薄弱鄉鎮衛生院提檔升級。實施“齊魯基層名醫”人才工程,兩屆評選199名。落實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政策,累計發放補助資金60億元。鄉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以上占比提高到38.7%,較2015年提高1.7倍。

  三、全面落實預防為主,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大幅提升。貫徹落實預防為主工作方針,強力推進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重大疾病防控水平明顯提升。艾滋病保持低流行水平,肺結核病發病率處于全國較低水平,瘧疾達到國家消除標準。新發塵肺病病例逐年減少,第一個通過國家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終期評估。健全精神衛生服務網絡,推進在冊登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救治,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工作綜合評分位居全國首位。開展省級慢性病防控綜合示范市建設,“三減控三高”項目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成效顯著。省政府印發《關于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意見》,強化頂層制度設計。實施縣級疾控中心實驗室裝備項目,所有縣級疾控中心A、B兩類設備均達到配備標準,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深化疾控機構改革,實施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省、市、縣疾控中心高級崗位比例分別提升至45%、35%和25%,全省遴選首席專家242名。完善醫療救治體系,啟動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青島、菏澤分中心建設,推動以市為單位設立一所達到三級標準的市級傳染病醫院;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建成規范化發熱門診,縣級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實現全覆蓋。

  四、全面落實改革創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改工作,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省長任組長的省醫改領導小組,深化醫改推進機制全面加強。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成效初顯。落實“縣域醫共體全覆蓋”要求,全省118個縣(市、區)組建388個醫共體,醫共體數量居全國第一。全省基層診療量保持在60%左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2.0版全面覆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評價名次始終位于全國前列。全國分級診療第三方評估顯示,我省位居全國第5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深化。2016年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加快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威海、濱州、日照先后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為全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藥品供應保障制度進一步鞏固。進一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濟南、青島全市及其他14市的23個縣(市、區)開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綜合試點。建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綜合監督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橫到邊、縱到底的省市縣鄉村“四級五層”監督執法體系更加穩固,衛生監管指標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五、全面落實中西醫并重,衛生健康服務供給持續優化。聚焦群眾看病就醫需求,持續做大醫療衛生體量、做優醫療衛生服務,持續推進中西醫優勢互補、均衡發展。醫療資源總量持續增加。全省醫療衛生機構83661個,實有床位數62.98萬張,在崗人員100.19萬人,其中二級及以上醫院達到911家,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42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分別達到3.25人和3.53人,衛生健康資源總量位居全國前列。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完善以省級三甲醫院為龍頭、市級三級醫院為支撐、縣級醫院為基礎、城市醫聯體為紐帶、縣域醫共體為保障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實施醫療能力“攀登計劃”,全面推進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77家縣級綜合醫院達到國家推薦標準,總數及服務能力均位居全國前列。中醫藥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中醫藥發展政策進一步完善。建成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4個、重點專科73個,96%的二級以上政府辦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和傳染病院設立中醫科,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數量居全國首位。《中華醫藏》編纂項目學術辦公室、魯澳中醫藥產業研究院落戶山東,中醫藥績效評價成績連續四年優秀,中醫優勢病種收付費方式改革被國務院醫改辦在全國推廣。

  六、全面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大力倡導“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持續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深入推進健康山東建設。成立健康中國行動山東推進委員會,印發《健康山東2030規劃綱要》《關于貫徹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山東建設的實施意見》,不斷豐富健康山東行動內涵。啟動實施15項健康行動,把貫徹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山東建設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政府決策、融入到群眾日常生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全域創衛,廣泛開展衛生城鎮創建活動,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美麗庭院建設”“無煙黨政機關創建”等活動,人居環境衛生顯著提升,目前全省國家衛生城市32個,數量居全國前列,省級衛生城市實現全覆蓋,衛生創建工作連續兩年受到全國愛衛會通報表揚。

  七、全面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逐步健全。作為全國首個醫養結合示范創建省,不斷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措施,著力加強醫養健康服務體系建設,2019年底高質量通過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階段性評估。老齡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出臺《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實施意見》等40多個涉老政策文件,編制地方標準規范36個。60周歲老年人不分國籍、不分地域,在我省一律享受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6項優待政策。老齡健康服務網絡逐步健全。印發《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建立完善老齡健康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目前全省老年病醫院、護理院等專門機構158所,945家醫療機構啟動安寧療護服務,12個市、120個縣被確定為醫養結合示范先行區。醫養健康產業逐步壯大。作為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十大產業、重點發展的五大新興產業,醫養健康產業全面起勢,產業增加值達到4600億元,濟南、青島、煙臺、威海、臨沂、菏澤六大“雁陣型”醫養健康產業群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集聚145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04家骨干企業。健康管理、健康養老、健康旅游、休閑養生、“互聯網+健康”等健康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迅速。

  “十四五”時期,是推進健康山東建設、實現健康強省突破的關鍵時期。省衛生健康委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總要求,以“健康強省”建設為統領,以打造優質高效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搶抓重要機遇,補齊發展短板,提升供給質量,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一是更加注重強化基層,推動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檔升級。堅持標準引領,統籌縣域資源整體謀劃和規劃建設,深化基層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到2025年,縣(市)綜合醫院、縣級中醫醫院達到國家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占比分別不低于100%、70%,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基本標準。積極推進基層衛生綜合改革,落實“縣招鄉用”“鄉管村用”等政策,增強基層崗位吸引力。完善“業務院長”選派長效機制,為鄉鎮衛生院配備專兼職公共衛生醫師,培育選樹齊魯基層名醫。強化基層機構特色科室建設,推動二級以上醫院人才、技術等資源下沉,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和管理同質化水平。

  二是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認真總結并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以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為目標,逐步健全完善公共衛生組織領導、法規制度、標準設施、應急管理、醫療救治、監測預警、物資保障、人才隊伍、科研創新和教育培訓“十大”體系,進一步提升全省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處置能力。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建立完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醫療機構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人員交流、業務融合、信息共享的醫防融合機制。深入實施健康山東行動,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普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三是更加注重優質資源提質擴容和均衡布局,打造醫療服務新高地。實施新一輪醫療服務能力“攀登計劃”,積極打造國家級和省級高水平醫院。全面落實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整合優質資源,建設綜合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力爭創建4-5個專科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內布局設置一批綜合、專科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以死亡率高、外轉率高的疾病為重點,加強臨床專科建設,加快補齊專科短板,全面提升診療能力。積極創建一批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一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省級臨床精品特色專科。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支持通過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等多種形式,擴大優質醫療服務覆蓋面。

  四是更加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加快建設中醫藥強省。充分發揮我省中醫藥工作的體制機制優勢,以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療效、更加注重質量、更加注重融合、更加注重生態“五個更加”發展戰略為引領,強優勢、補短板,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六大工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中醫藥科技創新、齊魯中醫藥名品、中醫藥人才建設、中醫藥文化弘揚傳承、中醫藥生態建設),加快建設全國中醫藥醫療、科研、人才、產業和文化“五個高地”,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努力實現從中醫藥大省向強省的跨越。

  五是更加注重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示范省建設。貫徹落實國家生育政策,促進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發展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發展。強化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統籌推進老齡事業發展。實施“智慧助老”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化技術困難問題,創建一批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加強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和中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康復科、治未病科建設,增加老年健康服務供給。深化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創建工作,壯大發展醫養健康產業,推動醫療、養老、休閑、體育等多業態融合發展。

  六是更加注重協同聯動,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和綜合監管五項制度建設為重點,加強醫療、醫藥、醫保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措施的有效銜接,積極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性定位,強化政府辦醫責任,健全籌資和補償機制,積極推進治理結構、人事薪酬、服務價格、醫保支付、編制管理等改革,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構建多元化的綜合監管體系,聚焦突出問題,實施精準監督和專項整治,提高治理能力水平。

  七是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事業發展支撐保障水平。聚焦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完善“科衛協同”機制,實施一批衛生健康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重點支持新冠肺炎防控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惡性腫瘤等領域的科技創新研究,力爭在精準醫療、再生醫學、中醫藥等前沿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堅持高端引領、整體開發,建立適應行業特點和社會需求的衛生健康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和供需平衡機制。深入實施泰山學者人才工程、齊魯衛生健康人才工程,培育一批領軍型、后備型人才。補足補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滿足新時期公共衛生服務需求。

  八是更加注重黨的建設,強化黨對衛生健康事業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動黨建工作與衛生健康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不斷提高系統黨的建設工作質量。強化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醫德醫風教育和行業自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

晁玉萍 程 陽 報道

發表評論

返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