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啟動
“天使之翼”兒童健康促進工程
費縣兒科危急重癥基層醫生培訓基地項目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6月30日,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院長張運奎帶隊醫院專家醫療隊踏上沂蒙費縣這片紅色土地,聯合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天使健康專項基金開展“天使健康救助 助力鄉村振興”慶祝建黨100周年公益義診篩查救助,為老區先心病患兒、罕見病兒童、先天性結構畸形兒童提供篩查診治,為老紅軍、老黨員、英模典型、老區人民群眾進行診療服務。
同時,啟動“天使之翼”兒童健康促進工程-----費縣兒科危急重癥基層醫生培訓基地項目暨5G危重患兒急救協同轉運基地項目。
▲救助病重篩查
這是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實踐之一。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醫院根據百姓的實際情況和醫療規律,通過“醫療救助扶危濟困、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利百姓”等創新舉措,開創了兒童類三甲醫院強化醫療科研、與基層緊密聯動的新局面。
溫度醫療 精準扶貧
醫院自2018年起加入山東天使健康系列公益活動,推出兒童罕見病救助項目,提出“關愛罕見病·讓愛不罕見”的目標,投入300萬元發起兒童罕見病醫療救助項目,前期將60余種罕見病病種納入救助范圍。醫院派專家到活動現場,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現場開展義診篩查,符合治療條件的安排入院治療并予以救助。
隨后醫院又不斷擴大救助范圍,先后將先天性結構畸形、小兒先心病納入救助范圍,盡力讓更多的基層貧困患者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治療和幫扶。
先后參加了單縣、菏澤、陽谷、新泰、肥城等大型救助活動,建黨100周年來臨之際參加了費縣的專場,將公益救助的力量灑向全省各地。醫院院長張運奎表示,公立醫院在健康扶貧工作中,應當“勇當先鋒、做好表率”,要做有溫度的醫療,帶著感情去扶貧,帶著職業情懷去扶貧,讓救助更有溫度。
資源下沉 幫扶基層
看到基層在診斷、治療方面的落后現狀,張運奎院長覺得“作為一名三級甲等兒童醫院的院長,總得為基層孩子做點什么。”很快,在天使健康救助公益活動之時,醫院推出了“天使之翼”計劃。
2019年11月22日,醫院聯合天使健康專項基金、菏澤市人民政府、菏澤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啟動“天使之翼”菏澤地區兒童健康精準幫扶計劃,計劃通過建立危重及疑難病人急救轉診綠色通道、專家巡講、培養專科醫師、遠程網絡會診平臺、定期的專業幫扶、教學、科研幫扶等方案,切實落實醫改精神,5年內培訓千名菏澤基層兒科醫生,實現菏澤地區的疑難危重新生兒及兒童的三級分級診療及雙向轉診制度,提高疾病的診斷率、治愈好轉率、建立危重及疑難病人急救轉診綠色通道,幫助培養兒科各專業人才,發展兒科各專業水平,提高菏澤地區兒童整體醫療救治水平,護佑菏澤地區兒童健康。
▲專家講座
隨著公益活動的推進,“天使之翼”計劃相繼在新泰、肥城、陽谷以及本次活動的費縣落地,通過這種“點對面”的幫扶模式,從向基層“輸血”轉變為讓基層“造血”,以滿足基層患者小病不出門,大病不出縣的需求,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逐步實現“首診在基層”,有效的提升了貧困地區兒童的醫療服務水平,促進了兒科基層醫療服務同質化,更好的筑牢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的第一道屏障。
急癥轉診 5G實時在線
醫院還充分發揮科研實力、運用新技術和創新方案,為患兒提供更前沿的診療技術服務。
自2020年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獲批“山東省兒童區域性醫療中心”以來,醫院又創新性地打造5G急危重癥新生兒(兒童)省級高級救治中心,依托5G技術,建立了5G急危重癥新生兒(兒童)區域協同救治系統,在這個信息共享、協同救治的平臺上,各地市網絡醫院可以實現危重新生兒(兒童)即時轉運、實時急救、移動視頻會診,使院前轉運急救邁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更好地在患兒的轉診中提供扎實的醫療保障,提高救治率。
醫院還不斷地開展新技術、新治療方案的探索和研發。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平臺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研發,已有兩項成果:一是根據兒童面部照片特征異常篩查兒童罕見病;二是兒童腦電圖人工智能判讀填補了國內空白。
“作為醫者,要有濟世情懷,我們會繼續做好醫療救助和幫扶基層醫療水平的提升,為廣大患者做好保障、做好服務;作為醫者,還要不斷探索高峰,不斷尋找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張運奎說,“我們一直會行走在路上,為黨,為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通訊員:王昆
晁玉萍 陸珂羽 程 陽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