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醫 豐碑永存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醫學教育家
醫師楷模陶仲為教授
我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醫學教育家,山東省醫師協會“醫師楷模”,山東省立醫院終身教授、呼吸內科奠基人陶仲為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6月6日6時55分在濟南逝世,享年96歲。
陶仲為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出生于1925年1月5日,籍貫沈陽,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原山東大學教授,山東省立醫院終身教授。山東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首屆主任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分會第一屆主任委員,1950年在山東醫學院畢業后到山東省立醫院工作至今。在2013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陶仲為教授榮獲“中國呼吸醫師終身成就獎”。這是中國呼吸醫師的最高獎項,全國僅有5名專家獲此殊榮。
陶教授教授從醫執教70余載,醫德高尚,醫術高超,無私奉獻,深受患者信任、尊重和愛戴;他治學嚴謹、謙遜好學、勤勉敬業,是晚輩、后學的典范、楷模。他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祖國的醫學事業,把蒼生大愛奉獻給了他所摯愛的患者。
他是一位用實際行動詮釋“大醫精誠”醫生的無私與崇高,詮釋共產黨員醫者初心和使命的人民好醫生。2017年6月,山東省醫師協會授予陶仲為教授“醫師楷模”榮譽稱號。
青年時代的陶仲為,親眼目睹舊中國貧窮落后,廣大人民群眾缺醫少藥,為病痛所困,遂立志以醫報國,報考山東醫學院。
1948年9月濟南解放后山東醫學院并入華東軍區白求恩醫學院,陶仲為同志入伍并被分配到重傷醫院負責救護傷員,直至任務完成才重返學校繼續學業。1950年,經過5年刻苦學習,陶仲為畢業并被分配到華東國際和平醫院、山東省立醫院任住院醫師,此后歷任山東省立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同時兼任山東大學醫學院(原山東醫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正教授。
1952年,淄博中心醫院建院,陶仲為同志接受組織安排來到淄博張店,幾乎白手起家,把一個僅有一名醫生,沒有化驗室,沒有手術室,像門診一樣的醫院建成為初步的正規醫院,醫院設立內外婦兒各科,以及化驗室、血庫、手術室、產房等,并成功地進行了第一臺闌尾炎手術和接診一些難產、大出血等急危病人,迅速提升了醫院的層次。直至今日,淄博中心醫院仍是該地區最大的三甲醫院。
1962年,山東省立醫院大內科分設心血管內科,呼吸科,消化科等專業,陶仲為成為呼吸科帶頭人。他制訂了呼吸科規章制度,嚴格要求年輕醫生,不僅治病救人,更要關懷體貼病人,為病人送衣送飯,排憂解難。為了提高呼吸科診療水平,陶仲為堅持備課到深夜,每周一次為青年醫生和進修醫生講座。1980年,他把講座內容整理成《呼吸系統疾病》(山東科技出版社,1980年),這是我國第一本系統性呼吸疾病的著作,此后成為廣大青年醫生和進修醫生人手一冊的臨床工作參考書,并推廣到全國。此外,他還編寫了專著《慢性肺心病防治》(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感染,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防治》(人民衛生出版,1977年);參與編寫了《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年),《常見內科病》(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等。很多年輕的呼吸科醫生,就是讀著他的書成長起來的,真正是桃李滿天下。
陶仲為同志一生生活儉樸,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中。雖年逾古稀,仍孜孜不倦,將工作與學習當成自己的終生樂趣。堅持每周門診,查房,遠程會診,以及到其他醫院指導臨床工作,幫助臨床解決疑難病例而不計報酬。他畢生服務于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對技術精益求精,刻苦鉆研,一絲不茍,在呼吸病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先后發表學術論文260余篇。
據不完全統計,他在80歲以后還發表了47篇文章,既有臨床經驗介紹,還有醫學新進展,而參考文獻大部分是新發表的外文文獻。甚至于,90歲高齡的陶仲為同志仍筆耕不輟,在《臨床肺科雜志》上探討病毒和細菌肺部感染的處理。
他于2002年成為山東省立醫院首批終身教授,2013年榮獲中國呼吸醫師終身成就獎(全國僅5名專家獲此殊榮),2017年榮獲山東醫師協會“醫師楷模”稱號、山東省立醫院“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直機關“道德模范獎”等榮譽稱號,完全當之無愧,是我輩全體醫者學習的榜樣。
陶仲為同志認為臨床醫師的科研應當以解決臨床難題為重點,立足于實用,以便于提高醫療水平。 在上世紀全國防治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時代,他在工作中發現有些“肺性腦病”患者按照傳統觀念治療效果差,經過深入觀察研究,他發現并提出“低滲腦病”理論,幫助和挽救了一大批患者,并連續發表數篇論文,在全國呼吸學會上推廣應用。1992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臨床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一書中“低滲腦病”章節就引用了上述內容。
他在國內率先開展的肺導管置入治療肺膿腫,自發性氣胸的治療等,在感染性疾病肆虐而我國相對缺醫少藥的年代,挽救了一大批勞苦大眾。他曾寄語青年醫生的,也是他自己一生行醫的準則。
醫生的工作是細致的,耐心的,有責任心的,腳踏實地的,不辭勞苦的,且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時刻考慮病人的病情,要和病人家人的期望一致。醫生的科研應是解決疾病診療為前提,科學的,真實的,全面的。醫生應是有責任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的。要做到當醫生的初心,牢記自己的使命,為人民的健康不懈努力。
陶仲為同志是山東省呼吸病學的奠基人,為山東省呼吸病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醫德高尚,醫術高超,坦誠奉公,深受患者信任、尊重和愛戴;他治學嚴謹,謙遜好學,勤勉敬業,是晚輩、后學的典范和楷模。他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祖國的醫學事業,把蒼生大愛奉獻給了他所摯愛的患者。他是一位用實際行動詮釋“大醫精誠”、醫生的無私與崇高,詮釋共產黨員醫者初心和使命的好醫生。
陶仲為教授的離世是我省醫療健康事業和醫師隊伍的巨大損失,我們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緬懷!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我們將化悲痛為力量,傳承和發揚陶仲為教授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做永遠的奮斗者和追夢人,更加勇毅前行!
陶老一路走好!
沉痛哀悼并深切緬懷陶仲為教授!
2021年6月6日早上6點55分,我永遠記得,今生今世。這一刻,就我和父親,慈祥、安靜的臉,好心痛!好無助!他給我的,太多太多!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醫學、生活,他不僅僅給我了生命,還教給我怎樣生活,怎么樣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做好一名人民的好醫生…… 陶凱
陶凱,從事中醫藥工作近50年,國家名老中醫藥專家,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主任醫師,山東中醫藥大學內科教研室教授,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在長期中醫藥臨床實踐中摸索了一套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系統各種疾病有效的方案,以中醫“天人合一,整體觀念”為指導,博采眾方,繼承父親的遺愿,發揚祖國的醫學精華。
晁玉萍 程陽 報道
掃一掃 關注我們
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
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 ? 天使健康專項基金